IG 不同使用习惯心理分析,你是哪种人?工作必需品、爱看美照获得代理满足感、Reels 重度沉迷…但 Instagram 是你生活中的必要吗 ?|公主闲聊系列|

IG 不同使用习惯心理分析,你是哪种人?工作必需品、爱看美照获得代理满足感、Reels 重度沉迷…但 Instagram 是你生活中的必要吗 ?|公主闲聊系列|

纸本宣传物已不再是现今普罗大众经常性使用的传播媒体,在这个数位化时代,别说提笔写信了,连 e-mail 都已经减少又减少,各种年龄层的人们,都不可避免的拥有一两个电子社交媒体帐号,连我七十多岁的爸爸与他六、七十岁的弟妹们 ( 也就是我的姑姑、姑爹、叔叔、婶婶 ) 也都很热衷於在 Facebook 分享生活、建立 Line 群组每天互传喜欢的文章或报导,或以贴图问安 ( 也就是俗称的长辈图 ),那个群组里的成员,嗯,总年龄应该有六、七百岁了,相当惊人,但也不得不佩服长辈们紧追时代并驾齐驱的精神,并没有因为年纪而与我们的沟通方式产生太大的差距。

 

3招远离社群各种炫活让你产生的负能量!不要让「比较」沦为「嫉妒」而无限上纲

3招远离社群各种炫活让你产生的负能量!不要让「比较」沦为「嫉妒」而无限上纲 2021年社群最热门的关键字,我想「Sliving」必须算是一个吧!这个由顶流名媛 Paris Hilton,在去年为自己生日派对命名而凭空生出来的标题,没想到竟在社群上红到炸开来,连同把她的形象洗得白帅帅的,瞬间成为人生胜利组的新代名词

别人的社群上都比较精彩?3招破解「社群焦虑」:按下追踪、Po 出美照、不要认真,轻松战胜相对剥夺感

别人的社群上都比较精彩?3招破解「社群焦虑」:按下追踪、Po 出美照、不要认真,轻松战胜相对剥夺感 「名建筑侦探,以为自己加个『名』就很有品味吗?」。某天,我的IG私讯突然滑进来一则留言,扰乱了原本应该有的温和宁静。当下的反应是一笑置之,但後来想了想,连我这米粒般影响力的帐号都有人要来「指教」,那些百万网红岂不就

但是不孝晚辈我,其实都把自己的帐号隐藏起来,因为本身神经太敏感,又有所谓的「红点恐惧症」—也就是只要有未读讯息就会看不顺眼、一定要把新讯息的红点点弄掉才舒坦的毛病。而因为刚开始加入家族群组时曾被排山倒海而来的讯息及贴图惊吓过,立刻退群并且隐藏帐号,这样一躲也躲了十几年。

所以,虽然网路无国界,也在虚拟世界里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但我本身还是希望能与自家长辈们共同拥有由空间所带来的美感,而这件事前两年比较容易,因为当时非常清楚明确的,年轻一点的族群会使用 Instagram,年纪稍长的族群还是习惯使用 Facebook,再青少年一点或社交生活活跃的族群则沉迷於 TikTok。

所以,这十年来主要职业可以算是自媒体的我,还蛮容易处理距离美问题的:不希望长辈看到的内容,就发表在 Instagram ,而 Facebook 就选择性的分享;後来「Active Stories 动态故事」出现,由於每则动态上限15秒,又有自动拨放下一则的功能,让分享的内容和方式更多元化了;接着近两年 Instagram 官方狂推的新功能 Reels,又让动态的分享更方便,也更即时的可以让内容分享者与追踪者可以有更多互动感。

因为兴趣也因为职业,我可以算是 Instagram 重度使用者,相信以目前的趋势来看,Instagram 还是全世界各地人们最普遍使用的社交媒体,我们利用它分享自己的生活与观点,同时也追踪亲朋好友及名人们,得以参与他们的生活与了解他们的想法,我们也使用留言与私讯功能,与亲朋好友甚至工作夥伴联络,或在喜欢的贴文下发表我们的感想,或藉着大数据的推送,我们随时会发现更多以前没接触过的、有趣的范畴。我们透过品牌官方帐号进行购物,我们也可以因为网路的连结而认识更多人。这一切,都是你坐在沙发上、躺在床上、走在路上、在餐厅等待约会对象出现时,用手指点一下那个神秘的渐层夕阳色的小方块,就可以在一瞬间发生的事情,多方便。

社群上的「完美」不一定存在,恩爱的情侣、疯狂购物的战利品、毫无瑕疵的完美身材…真正的快乐毋须炫耀

社群上的「完美」不一定存在,恩爱的情侣、疯狂购物的战利品、毫无瑕疵的完美身材…真正的快乐毋须炫耀 「千万不要相信你在社群网路上看到的,尤其是那些让你既羡慕又嫉妒的事物。」Anita 是我几年前居住在荷兰阿姆斯特丹时的好友,她从事行销企划多年,长期与知名 YouTuber 和 Instagram 网红合作,自然

IG、FB 别人 PO 美照,你看了却很烦躁?疗癒系 Youtuber Blaire、谘商心理师苏予昕 「暖昕相谈室 Wazaiii 限定版」社群焦虑开讲!|Wazaiii 专访|

IG、FB 别人 PO 美照,你看了却很烦躁?疗癒系 Youtuber Blaire、谘商心理师苏予昕 「暖昕相谈室 Wazaiii 限定版」社群焦虑开讲!|Wazaiii 专访| 「哈罗大家好!欢迎来到暖昕相谈室!」 影片点开,沙发上Youtuber Blaire 和谘商师苏予昕,聊着安全感、感情失衡、怎

但,你使用 Instagram 的初衷是甚麽 ? 只是你的社交管道 ? 你只希望与你选择过的对象分享彼此的生活 ? 还是你跟我一样,越来越不可收拾的将 Instagram 当作重要的工作平台 ?

就拿我来说吧,我是2012年开始使用 Instagram 的,当时我在上海工作,Facebook 有防火墙无法使用的问题,所以我使用 Instagram 试图与世界接轨 ( 是的当时 Instagram 还没有在彼岸被列管 ),所以一开始我的照片很随性,文字随心撰写,因为它就是我兴致来了就抒发情感的管道,像是可以公开的日记,但後来因为越来越多使用者,我也因为各种理由越来越多追踪者,我的公开日记(虽然还是偏随性),已开始需要花心思「经营」了。

因为长期追踪者会期待看到更多有趣的东西,我也希望能够分享更有趣的内容,所以我开始重视照片呈现的质感,有时候会规划一些特别的内容,当然还是有自我观点阐述,不过要聊的不能再只是献宝我的猫、我买了什麽新玩意儿,还要时不时发表主题性贴文。

我过去是资深时尚买手,我的兴趣也是跟时尚有关的事情,所以我会将我的时尚观点及经验,常常分享给大家。我追踪的其他帐号,例如去世界各地旅游看到的美景、或品尝各种美食、或者很有个人特质的艺术家,我每天看着也有了一定的概念,因为自己没有办法去周游列国、餐餐美食 ( 还要维持一定的体态以免穿不了美丽的衣服 ),也没有信手拈来就画出一幅画的能力,所以我从阅读他人的贴文中得到代偿性的满足,我相信我的帐号追踪者们也是一样的心情。

所以我不断的更新内容,如果去了喜欢的新品发表会,甚至请专业摄影师帮我拍照以与追踪者分享。目前定居座标美东,时不时的,我也会将这边生活的内容以照片或影片的形式上传,有些目前也住在美东的追踪者就会跟我讨论或交换心得,不少曾经住过美东的追踪者也会因为熟悉的感觉而与我互动,当然也有许多的追踪者告诉我,他们只有来旅游过或者还没有机会来玩,从我的各种分享得到了代理满足感。

不管你是哪一个程度的 Instagram 使用者,我想,从小小手机萤幕上这个不断滑动手指的动作达成社交目的是肯定的(我觉得所谓的潜水者也有得到潜水型世界连动啊 ),但,物极必反,因为过度依赖社交媒体而疏於真正面对面有温度的往来,也变成现在大家常常探讨的事情。我是觉得,人类社会因需求而不断演化,会有科技冷漠的确是有点可惜的事,但既然这玩意儿是我们发明出来的,是否我们依然可以驾驭它,而非反倒被其改变生活方式 ? 人都在面前了,就放下手机多与真实世界的你的家人朋友交流,适当使用社交媒体获取各种讯息,「平衡」才是健康的人生。

对了,前面没讲完,我爸现在居然也有 Instagram 帐号了,而且有一天我突然发现他学会看动态 ! 真的是活到老学到老,我很佩服他,但我後来很少写杀夫的一百个理由了,你们有发现吗 ? 就是因为他啦。厚!

 

 

◎Photo Via: Pexels

0 0 投票数
Article Rating
订阅评论
提醒
guest
0 Comments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