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从股票、房地产、赌博到欠债失去一切!世界从不存在金钱匮乏,只有人心灵匮乏

我的确对於金钱没有太多好感,看过许多人为了钱财变得贪婪、疯狂,人与人为了利益彼此伤害,让我觉得钱很邪恶,不该靠太近。

父亲在我眼中,就是为了金钱汲汲营营的例子,从股票、房地产到赌博,明明有聪明头脑与成功事业,最後却欠下债务,被金钱蛊惑到失去一切。我警惕自己不要跟他一样,投身公益慈善工作,不投资不买股,也没有买房买车的规划,同样孑然一身,我觉得自己的姿态比他轻盈多了。

不过,成为自由工作者後,没有每月固定进帐的薪水,我开始感到心慌,深深在意起钱的多寡。存款快见底时,我焦虑不安;稿费入帐时,我开心盯着扬起的数字,还截图纪念。我根本没有这麽清高,我需要钱,我喜欢钱,但又讨厌喜欢钱的自己。

大概因为到了三十岁,身边一些自由工作的朋友纷纷谈论起「金钱议题」,不是讨论如何投资赚钱,而是「我们跟金钱的关系是什麽」?朋友推荐给我一本书,一位中国催眠师分享关於财富的心灵法则。

他在多年的催眠谘商中,渐渐了解财富就是一种能量,我们心中的信念会影响它的流动,阻挡或欢迎,都会透过钱财展现。所以钱财不只是钱财,更是我们与物质世界的关系显现。

「世界上所有金钱都是为生命服务、都是为世界繁荣而流动着。他们深知,金钱是一种能量,无处不在且不会凭空消失。因此,世界从不存在金钱的匮乏,只有人类心灵的匮乏。」

看到这段话,我像是被打醒一样,发现一直以来我都误会了金钱。我觉得他就像魔戒一样,获得的人都会变得痴狂、失去理智,但事实上,金钱是人类发明出来,并且赋予意义的,本质上它并无魔力,甚至不真的存在,是人类给予了它力量,却反过头来被它所操弄。

所以金钱的匮乏实际上并不存在,一切是人心问题。

同样一笔金钱,有人拿来照顾家庭、滋养员工、帮助贫穷;也有人拿来扩张权力、截断资源、收买人心。钱本身是中性的,过度的贪婪或是排拒金钱,反映的都是一个人的内心。

我的父亲一生竞逐钱,是因为他心里破了一个洞。小时候原本家境不错,他的父亲却因意外过世,母亲又因为生了重病,几乎把家里的钱都拿去治疗,最後还是无力回天。所以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双亲。

跌落贫困的家境让他常被同学嘲笑,我想从那个时候开始,他心里就有了一个无底黑洞,以为拚命赚钱就能补起来,但不知道里头缺乏的其实是爱。

父亲就像《神隐少女》中的无脸男,因为过於孤单寂寞,偶然发现金钱可以买到一些人的认可,就拚命膨胀自己。事实上,在那个「台湾钱淹脚目」的时代,股市破万点,人人都以为金钱是世上最甜美的果实。但爱与关怀、真诚的陪伴、深刻的人际连结,才是每个人打从心底渴望的宝物。

我走上与父亲相反的另一个极端,其实也是一种金钱迷思,以为钱是恶魔,是它带走了人们的理智,害怕被钱操弄的我,同样有自己的功课要做。

从前在公益组织工作,往往把理想拉得很高,觉得谈到钱就是俗气,有时跟预算资源很多,理念却不怎麽合得来的单位合作,也会在心里头气老板为什麽要为了钱妥协?可是确实多了这笔收入,组织在後面的援助专案就可以做得更好,长期来看还是支持了我们的理想,只是当下的选择让人容易把金钱与理想放在对立面。

金钱如果有自己的声音,一定会说:「你们人类好烦呀,在我身上产生这麽多心结,我明明只是一张纸,甚至只是一个概念,你们却赋予了这麽多的意义与想像。请记得我是一个交易工具,帮助你创造想要的人生,重点与本质都是你们自己!」

作为一个误会钱这麽久的人,我想要向它道歉。抱歉我把你想得邪恶,把错都怪在你身上,你一直以来都是无辜的,贪婪躲在你的身後张牙舞爪,想必你也痛苦。从今天开始我会练习不讨厌你、不惧怕你,也不依赖你,让你就只是一个中性的存在。

我会努力写作与工作,欢迎你和不同形式的爱,作为回报流进我的生命;我也会将你作为感谢他人付出的回馈,交换成我所需要的滋养。谢谢你的流动串起这个世界,串起人类。

点我加入幸福熟龄FB粉专,健康快乐每一天

(本文摘自《我想和自己,好好在一起:慢慢梳理身上的结,感受爱,才有这一刻的轻盈自在》,悦知文化出版,曾彦菁Amazing着)

0 0 投票数
Article Rating
订阅评论
提醒
guest
0 Comments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